安博电竞网址大全MT1魅光管安卓APP上线,下载详情地址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摄影

来源:操作视频    发布时间:2024-04-21 16:56:05

  我们将线上课程划分为当代摄影创作课、当代摄影精品课、当代摄影分享会三个核心模块。每周邀请青年艺术家、业内知名导师、研究学者、策展人等围绕理论、创作、作品点评带来“无界限”交流。

  施瀚涛:这三个年代中的人类对于摄影的认识各不相同,而展览中所呈现出的摄影的形态也各具代表性。假如简单地概括的话,我们也许可以说它们分别呈现了作为大众媒体的摄影,作为当代艺术创作媒介的摄影,以及在数字和移动互联时代的摄影图像这三种类型。这三个展览不仅各有典型性,同时也的确对当时和之后的受众以及文化艺术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聊这三个展览,不但可以对于展览内容知道,同时也可以借此一窥三个年代的视觉文化和社会形态的某些特点。

  施瀚涛:通过了解这三个展览,我们得以掌握更多的摄影史的知识,了解一些重要的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事件及其背后的机制。特别是对于创作者来说,也可以在更大的摄影谱系中更好地理解自己目前的实践。这不是说我们要去模仿别人,或者要超越别人。但是对于历史和环境的认识,是认识自己的门槛。做艺术也是如此,而且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做艺术的目的其实也不就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么?

  另外,去了解一些其他人有趣的实践,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拍出好照片并不是摄影爱好者的标准,摄影研究者也不一定就为了要搞出多大的理论发现。乐于去了解摄影及其相关的内容,真正去“爱好摄影”,其实也能成为一种很享受的事情。

  Q:关于摄影大家探索的比较多,比如各大流派等,但是展览的摄影课程在摄影的学习中比较少见,您怎么看?

  施瀚涛:这和我们的摄影文化,包括教育、出版等等都有关系吧。从流派和发展的角度去了解和学习摄影,这背后很大程度上埋伏着一种线性的历史视角。总觉得掌握了一条由各个流派和节点组成的线索,就掌握了一把,从此对于一个对象就可以“一览众山小”了,这是偏狭的和懒惰的。这甚至就是现代人的一种文化,已经印刻在我们思维和言说模式里了。而展览研究作为一种个案研究的方式,它让我们的目光落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人群之上。它可以摆脱线性的叙事和理解方式,而讲述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又具体生动的故事,最终丰富整个历史的书写。

  另外值得提到的是,今天对于艺术讨论的边界早就被打破了,展览研究迫使我们基于一个点向各个方向去发展,以不相同的领域的理论和工具去理解一个对象,形成不同的面。而线性的视角就会将我们约束在一条单一的封闭的发展直线上面,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给这条直线插入更多的点。

  这节课将主要讨论1955年在纽约MoMA所举办的展览“人类大家庭”(The Family of Man),策展人是Edward Steichen。在关于这一个展览的深入介绍和分析之外,我们还将讨论MoMA摄影部在摄影发展中的角色,当时及其后的一些其他相关的摄影现象,以及摄影媒介与宣传话语之间的关系等话题。以让我们对这个展览以及摄影在当时的状况有一个更为透彻的理解。

  爱德华· 史泰钦(Edward Steichen) 是世界知名的摄影大师,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人像摄影家和时尚摄影之父。二战结束后,他开始担任MOMA的摄影部主任,并与助手花了2年多的时间从世界各地征集几百万幅作品,成功地策划组织了“人类大家庭”(The Family of Man)影展。这场展览集合了500多张摄影爱好者的作品,其中也不乏如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W.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比尔·布兰特(Bill Brandt)、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等众多今天耳熟能详的摄影名家作品。。展览在纽约一经推出便引起轰动效应,紧接着巡回到了37个不同国家,历时8年,观众累计30万人次。值得一提的还有展览方式,作品按照不同内容分为若干专题进行排列,其中这些照片尺寸差距巨大,有的悬挂在空中,有的缩在墙角,同时灵活地调动每一位观者的身体和思绪。影展从人文主义摄影出发赞扬人类的智慧和文明,记录作为“人”经历的生命点滴,同时也揭露了战争的残酷。 即便“人类大家庭”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但它在促进摄影艺术的传播、社会功能推动上功不可没。

  这节课将聚焦于1977年纽约的Artists Space所举办的展览“图像”(Pictures),策展人为著名的艺术评论家Douglas Crimp。从对于该展览及其作品的精要介绍开始,我们还将着重去分析由该展览开始逐渐成型的The Picture Generation(图像一代)概念及其所指的艺术家群体,还有在此后近四十年时间里,其他艺术机构和策展人对这个概念的一再回访。事实上,“图像一代”是摄影和当代艺术发生深入互动和交融的开始,并直接影响了今天当代摄影的面貌。我们也将就这一现象的背景和成因做一个简要分析。

  1977年纽约Artists Space举办的展览“图像”(Pictures),由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Douglas Crimp策划。他曾提到:“当代美国艺术正进入后抽象阶段,证实了年轻艺术家再次对图像的关注,此时图像作为感知现实的一种手段。展览中特洛伊·布兰图(Troy Brauntuch),杰克·戈德斯坦(Jack Goldstein),雪莉·莱文(Sherrie Levine),罗伯特·隆格(Robert Longo)和菲利普·史密斯(Philip Smith)五位新生代艺术家不同程度地借鉴了流行文化中的图像,并不断地探索符号的“含义”。展览规模虽小,但在随后的几年中,他们便成为了摄影史上“图像一代” 艺术家群体中重要的成员。

  这节课将聚焦于2001年的展览Here is New York: A Democracy of Photographs。它也可以被看作为今天越来越普遍的民间征集、数字制作、网络传播这一新的展览模式的滥觞。我们的讨论将从该展览的组织及其内容开始,并将话题延伸至摄影在今天数码、网络和社会化媒体的世界中新的形态和角色,以及摄影的“民主”特性在这样的语境下所可能蕴含的意义。

  该展览由四位摄影家和摄影教育者于9·11袭击发生一周之后共同发起,随后在曼哈顿SoHo的一个空置的店面中展览。纽约的任何一个人都似乎拥有相机,在那些动荡的日子里,他们决定将本次展览的征集向”所有人开放”,不仅是专业摄影师,还包括每个阶层的业余爱好者,向他们征集灾难发生后的照片。图像的民主性在此发挥作用,该展览鼓励每个人都热情参加到社区的康复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将其转化为集体力量。此时每个个体慢慢的变成了集体历史的重要一环。该展览开幕之后仍然继续征集作品,随后也在整个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巡回展出,它的网络版更是至今为止浏览量最高的线上展览之一。

  1973年生于上海,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施瀚涛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获艺术管理与政策研究硕士。曾担任2018上海双年展项目总协调。在过去20年间,他曾在“上海种子”、瑞象馆、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外滩美术馆等艺文项目和机构中从事展览和公共活动的规划与执行,并在艺术、摄影及艺术体制领域开展研究和写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